评论:

  • 不清涵 3小时前 :

    随便拿张地图看看吧:一块区域的地理范围是面,是广延的;地理建筑或地标则是由点构成,是紧缩的锚。路呢?它们只是“线”。

  • 侨彭魄 4小时前 :

    一首流浪者的赞歌,颇有传记文学的味道。弗恩就像是美利坚的缩影,自由、勇敢、独立、具有冒险精神,但是带着伤口上路的人也注定孤独和落寞。

  • 别醉易 8小时前 :

    好舒服的电影,与其说是转述或呈现不如说更像是我偶然闯入了一个房间,一个人正在倾听另一个人讲话,不肖多时我发现我也想听。又像散文诗,被轻易地带进一个陌生而温暖的世界,里面有温柔的游侠和群居的篝火。那片土地上的治愈是真正从苦难里生出的花,你不用采摘,光是看见就让人也有所宽慰。

  • 微生永年 1小时前 :

    #生肉食用#费恩走过的其实也就是我们正在走的这条路,有时喧嚣多数孤寂,望穿无际的荒凉背后,仍有暖暖的阳光洒在远山之上。没有太多起伏,没有太多意外,但也从来没想过放弃。这种生活是否可以主导自己的自由和骄傲,是被迫选择还是心甘情愿,辛酸与无奈背后或许也还藏着一些浪漫与乐观。。

  • 宜绮美 1小时前 :

    两个字:自然。影片的主要元素很美国,房车、公路、营地、流浪等等。但和那些为了反叛或逃避的文青式“在路上”不同,主角的流浪很自然,这就是她的生活本身,尽管她有她的落魄和孤独,但并不可怜。正如她和小女孩说的,她是houseless,而不是homeless

  • 叔星纬 2小时前 :

    2022年,在曾经喧闹的上海居家33天,也是一种Nomadland

  • 字昭君 9小时前 :

    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

  • 单思彤 8小时前 :

    时代凋敝,个人丧失,看着有点后嬉皮,骨子里却还是great again的cliche。钢琴铺得太满,风光剪辑倒不错——有一段连同配乐刹得挺有灵气。不起用名演员或许更好。 /// 听了波米的播客,才知后面本是本批判向的纪实作品,却被处理得不痛不痒那就7-1=6了

  • 应梓颖 4小时前 :

    男孩给女孩写了信,但是好像写什么都没办法让她感兴趣。/ 7.6

  • 嵇霞姝 7小时前 :

    随着女主慢慢的进入了她的生活,感受了她的情绪,最后理解了她的人生。

  • 冯和悦 8小时前 :

    有点失望,要不是女主的演技,实在无法忍受废柴般的镜头。

  • 伏元良 7小时前 :

    更多的还是感受到一种孤独的痛苦,不仅仅是心灵上的无依靠,更是因为失去挚爱的创痛和不被家人理解的愤怒。那些因为禁锢不得不上路的人们,也因为不断的流徙而持续被禁锢:Fern想要逃离的、不属于她的稳定社会结构(家庭),在旅途最后她发现束缚着她的正是这种家庭观念(无法忘掉丈夫的离去),无论传统还是自由的“家”都不属于她,她要逃离的和她要寻找的东西合流了,她找不到自己的社会定位,只能徘徊游离于两者之间。正如影片里这群西部游牧者,他们背负着创伤前行,但像Fern一样,他们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Amazon”,因为这个世界是操蛋的,没有一个人不被操的精疲力尽。

  • 包晶燕 1小时前 :

    see you down the road 那个是真的 nomad 在车里生活十九年了。

  • 强秀越 8小时前 :

    回忆在,人就在。

  • 关凌文 9小时前 :

    一首流浪者的赞歌,颇有传记文学的味道。弗恩就像是美利坚的缩影,自由、勇敢、独立、具有冒险精神,但是带着伤口上路的人也注定孤独和落寞。

  • 卫锦镖 2小时前 :

    献给不得不上路的人,脑子里是John Ford,属于这个世纪的“愤怒的葡萄”,虽然“愤怒”几乎消失。

  • 才忆雪 9小时前 :

    坚定自己要走的路,别总患得患失,仅此而已。

  • 冼灵秋 6小时前 :

    拓荒者与游牧民都是无地可依的人群,前者代表着开拓、积极,后者则是流浪、悲观,就像西部片与这部电影的区别,西部片赞扬的是无畏的英雄,《无依之地》悲悯的是无地的普通人,前者反映了伟大国度的崛起,后者则是美利坚日薄西山的见证。

  • 姜晓彤 9小时前 :

    I put my summer in your hand. ”

  • 干秋白 5小时前 :

    不会有永别,我们路上再见。三星半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