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然槐 2小时前 :

    前半部蓝色的处理让人喜欢。还是只有苦难才会让人相亲相爱,母女的和解还是来源于需要一起面对解决问题。结尾的泄洪,让女儿听到了妈妈的幻听。这样处理多此一举。

  • 望逸春 9小时前 :

    哥谭的雨就没有停过,就算谜语人不把海岸炸了这座城市也会被淹吧

  • 朋初阳 0小时前 :

    偶爾飄來一陣雨。我太喜歡這部電影了 像散文一樣,像大雨在窗戶上滑落的姿態一樣,像把手插入流淌的河水中 任由水流糾纏過手指無情地溜走一樣。內心好像包裹在藍色塑料布裡,外面下著整夜的雨。

  • 楼良吉 8小时前 :

    室友说,如果帕丁森去拍A片,他一定要去看。

  • 葛晓兰 7小时前 :

    雨好像会下很久 拉起的建筑围布会拆除 有能搬出去的房子 也有会突然冲泻而下的水流 人生大概是这样

  • 枫鹤 5小时前 :

    瀑布是持续落水来形容压力真是再好不过。只要远离了瀑布,就会看到彩虹啊。

  • 聂雪曼 9小时前 :

    【又蠢又无聊】华纳如果想靠这个IP养老,不如开发一套哥谭滤镜(黑暗下雨)付费授权使用。一个现代城市能有什么大谜团,无非是黄赌毒。(上映第一天IMAX厅里都是真影迷,没人说话,但这么一个沉重的“探案”(不带引号都侮辱智商)剧,引得观众频频发笑。镜头调度也不行啊,蝙蝠车好像还不如企鹅人的车(这么强的车都翻了安全气囊也没弹出来?)公路追逐乱切那个车尾灯一侧的镜头是粘了个手机拍的吗?源自佐罗的斗篷除了耍帅真是一点用都没有,飞起来像个鼯鼠丑死了。我帅帅的囧林叔完全被化妆遮住了💔猫女既然是黑白混血les为啥不多一重设置穆斯林?治谜语人的方式难道不是装傻吗,五方的脸和演技真的绷不住,我永远爱本蝙!这么长适合拆成3集一小时的剧,哦不对那不如电影挣钱。谴责影响观众身体健康的超长久坐!本来不困硬是看得哈欠连连

  • 终绍元 9小时前 :

    难得的直面疫情影响的电影,只是它可能没有钟孟宏的前作那么好,但是电影本身也不差。人心的病来自于疫情,就如同波米提到的,大楼维修时的蓝色罩布,可以视作一个巨大口罩,代表疫情对于人们生活的影响,无论生活上的还是心理上的——而这个人心之病,更来自于婚姻变故下女性的处境。

  • 澄海秋 9小时前 :

    越来越喜欢贾静雯了,前两年的《我们与恶的距离》中表现就很亮眼,这部更出彩,电影中演女儿的演员王净也不错。

  • 肖清霁 9小时前 :

    6.5 紧扣时代征兆的剧情片,把落点放置于脆弱的中产家庭,以母女关系出发,柔和地表达出声音及隔膜,中规中矩下可窥一斑而见全豹

  • 粘丽思 0小时前 :

    整部电影的主题色:蓝色。蓝色,冷色调,冰冷,人与人之间的冰冷。病的是肉体,更是人的精神。贾静雯演得很好。结尾温柔了。

  • 雪妍 5小时前 :

    对漫改超英片,实无期待,哪家都是。若不是担心电影院哪天又关门大吉,大概也不会特地来看。但据实来讲,新蝙蝠侠作为镀黑爆米花片,也更适合在大银幕看。整部电影,如同陪布鲁斯·韦恩参加了一场又一场的葬礼——眼前的、内心的、爱情的(最后一幕可漫画了),一趟罪恶、阴暗、肮脏、多雨、漫长的哥谭城中旅程。

  • 笪秋彤 1小时前 :

    前后两部分的观影体验就像:

  • 晓远 9小时前 :

    以防水工程幕布、保温遮帘、阴影笼罩建筑物的相关镜头强调内部视角,对应的是典型都市人的精神焦虑及幻觉展现;镜头推进令无表情而深不可测的脸部顶格以制造惊悚感,而在日常推进时则保持社交距离。随后的剧情发展中越来越少上述镜头,伴随着人物走出阴影的过程,直到抓蛇那场戏,危机的具象化也就意味着危机的解除,以及主角恢复正常人的身份,然而此前她的病症正因她对世界的正常反应导致,那么这场戏可以视为作者/全知者赋予的权力以让角色重获自由,凭借自己力量而不是女儿;但女儿也走过了她的个人英雄主义之路——陪着母亲面对生活,尽管有暗示她或因休学挑选不到心仪的大学,但也是侧证母女不需要借助另一个已无关系的男性脱难的一部分。结局实际上是一则「洪流冲击下会伤痕累累但仍有媒体、消防这些社会力量托底」的寓言,以丰富其主旋律面向。

  • 芃材 8小时前 :

    1.谁说吻戏多的,才两场。2.哥谭永远在下雨,至少片方看过蝙蝠侠漫画的人不少,明白蝙蝠侠的风格。3.画面真的美。4.其实谈不上一部真正的侦探电影,但确实是一部十足的侦探蝙蝠侠的电影,实在够文艺的,“场面”戏不多,但每一场都能让人沸腾,很好做到了文艺和商业的平衡。5.有相当明显的人物成长弧线,蝙蝠侠从复仇者到哥谭的希望,从冷酷的心到在乎身边的人,漫画中蝙蝠侠的理念也都展现得淋漓尽致。

  • 源海菡 4小时前 :

    要说电影质量不行有点冤枉,除了最后套路化的英雄拯救市民剧情,这电影完成度还挺高,犯罪戏、追车戏、侦探戏、动作戏、爱情戏、家庭戏俱全(质量嘛,参差不齐)但是却因此产生了巨大的违和感:所有角色除了穿着制服、顶着那些“角色”的名字之外全部沦为了剧情的工具人,甚至包括男女主和反派。蝙蝠侠是个习惯注射药的暴力狂;猫女是立志拯救失足少女的被父亲卖掉的失足少女,家里有很多猫;阿尔弗雷德莫名承担起了训练蝙蝠侠的名头,又对布鲁斯无法协调蝙蝠侠和日常生活处处抱怨,还要肩负帮助蝙蝠侠破解谜语的职责,行行好吧,人家是个管家,是有本职工作的;戈登基本是蝙蝠侠的迷弟,无条件提供援助;反派西语大师企鹅人、谐音狂魔谜语人、哥谭教父法尔科内、续集必备的丑爷,塞,就硬塞是吧!就这锅乱炖,都没法和侠影之谜比,更别提黑暗骑士了。

  • 晨柏 9小时前 :

    色调和镜头都很喜欢,但是好像少了一点味道。瀑布巨大声响的点题和最后洪流的设计,那种强大轰鸣的声音带来的冲击不同于暗流汹涌溪流下隐匿的不安,而是一种巨大、快速、注入将人卷入又冲离生活稳定正轨的能量。诗意和强隐喻能get到,但是非要给头脑中的声音找个现实对照组刻意过头反而突兀得不讨好。看了太多东亚家庭片,对于这种细腻隐忍、偶尔突如其来爆发的,但总体还是相互扶持努力在误会中笨拙尝试理解的,太过东亚刻板印象的家庭结构和角色有些麻木。我想看到更有想象力的家庭,而不是再复述再现现实的家庭了。

  • 汲向山 6小时前 :

    我不是蝙蝠侠的粉,也不是嫩牛五方的粉,但我的确开始喜欢罗伯特帕丁森了,有些男人老了真的是有魅力啊。

  • 桀鹏 4小时前 :

    不行,我的设想里小静是被淹死了,或者留下最后一个人的身影,画面就戛然而止。如果是要批判,何必要留余温呢。

  • 有玉兰 4小时前 :

    请侯导火速拍新片,请张作骥光速回春,这个成片质量是真的不行,顶多算好中上的摄影作品。还是那句老话,中岛长雄是华语电影界顶级摄影大师,每部作品都可证明,钟导水平尚可,钟编剧请你赶快停笔。“瀑布”的点题和围绕主题的内容都非常勉强。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