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被叫停的北京独立影像展最终在纽约“复活”
 《没有电影的电影节》放映结束后的问答环节。左起分别是电影人黄骥、翻译Connie Ka、电影人王我、活动组织者史杰鹏、钱盈和谢枫
 8月19日晚,纪录片《没有电影的电影节》在纽约哈林区梅索斯纪录片中心(Maysles Documentary Center)的影院进行了首映。这部反映去年夏天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事件全貌的作品,由众多艺术家、独立电影人、活动组织者和参与者所提供的影像素材共同组成,电影人王我进行剪辑整理,直到放映当天才匆匆完成最后的调试。其成片时间距离去年的事件发生刚好相隔一年。
 这也是题为“边缘影像:2012-14北京独立影像展最佳作品”系列展映活动中的第10场放映。刚过去的8月20日,纽约亚洲协会中展映了组织者之一的史杰鹏和Libbie Cohn合作的影片《人民公园》。至此,这次持续时长1个多月的活动已经过半,剩下的8场放映将在纽约亚洲协会、美国华人博物馆和Union Docs等处陆续举行,直到9月13日。
 活动的三位组织者钱盈(Karin Chien)、谢枫(Shelly Kraicer)和史杰鹏(J. P.Sniadecki)各自分别有着制片人、影评人和导演的身份,他们对独立电影,尤其是中国的独立电影有着长期的观察、研究和参与。在去年8月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之后,他们立即打算将这些影片带来纽约以示支持和声援。此外,三人还在今年7月7日发起网络筹款,在短短一个月内,活动共收到264位支持者总计近1.45万美元的款项,以用于邀请部分独立电影人来纽约参加放映的路费,以及活动相关宣传品的印刷制作等费用。
 北京独立影像展由栗宪庭电影基金主办,创始于2006年,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中国一个较具影响力的独立影像展,但该影像展的发展也吸引了当局的注意。2012年,在宋庄举行的独立影像展在开幕仅3小时后便被当局拉闸断电,观众被驱散。去年,影像展仍然举行,但在开幕前夕被当局叫停,之后其宋庄的办公所在地遭到断水断电,执法者强行进入带走了电脑、文件和电影资料,甚至在交涉中发生了肢体冲撞等一系列事件。这其中牵涉到自由表达、政府审查和公共活动的组织等敏感问题,因而难以避免地陷入重重纷争之中。
 在去年北京独立影像展被迫中断后,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郝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就像哈维尔所说的“后极权社会由恐惧感维持”:“在我看来,中国官方统治者也是处在极度的恐惧状态中……它对任何的风吹草动,对任何人群的聚集都是心怀恐惧,因为它不知道这些人会做什么、说什么。拿官方的话来说就是‘要将其扼杀在萌芽中’。” 因此“被禁作品”、“中国不想让你看到的电影”等措辞,自然成为了大部分当地媒体对此次展映进行报道的标题。
 尽管与第11届北京独立影像展被叫停的事件密切相关,这次纽约的展映却并非对前者的直接挪移或复制,在北京独立影像展艺术总监王宏伟的建议之下,精选了过去三年参展过的优秀作品。除了艾未未的《平安乐清》、胡杰的《星火》等政治类题材,还包括了大量的纪录片(如邹雪平的《吃饱的村子》等)、实验艺术电影(如陈轴的《我不不不是陈轴》等)、女性导演作品(如文慧的《听三奶奶讲过去的故事》等)和动画短片(如白斌的《猎人与骷髅怪》等)等多种形式和门类。在全部29部参展影片中,有至少10部在此前获得过各类奖项,确实可谓中国独立电影中的“最佳作品”,也向纽约的观众提供了一次较为全面的呈现。
 组织者之一的谢枫表示:“我最初对作品的选择并不完全出于政治因素的考虑,而是因为这些作品本身用特别的方式展现出了中国艺术家和电影人们非常美妙的创造力,他们用作品呼应了当下快速变化的中国。”“新的艺术形式”,而非政治题材的表达,是谢枫从这些中国电影中所看到的最大闪光点。《纽约时报》的文章也认为,许多体制外的创作“并不一定涉及到政府认为的敏感话题”。
 电影导演史杰鹏有两部自己的创作也在这次展映之中。其中2013年的《玉门》与中国电影人黄香、徐若涛合作,作品介于真实和虚构之间的影像语言使其夺得了当年影像展的实验创新奖。史杰鹏仍然记得自己2008年初到北京的感受:“我当时觉得就像是找到了自己的家人和归属。这些中国独立电影人并不受到商业的驱动,也不是为了个人的安全感而进行创作,他们是在探索。”
 王我则谈到了影像展在跨文化交流方面的贡献:“有一点很好就是影像展常设有其他国家作品展映的单元,例如意大利、比利时、日本等等。影展的工作人员会很专业地翻译字幕,包括很多像是非洲或菲律宾等小语种地区的电影。平时看到的机会就少,也很少人去做这方面的工作。”文化的交流,或许正是北京独立影像展以及此次纽约展映等活动所希望促成和坚持的。
 独立电影遭到边缘化或是排挤并非只在中国发生。谢枫坦言东西方各有其艰辛之处:“在东方有政治审查,西方则是商业审查。拿中国来举例,与功夫片或是章子怡等明星参演的电影相比,成本低、预算紧的独立电影作品更难有机会在除了艺术节之外的活动上被看见。”
 尽管受众少,但独立电影在许多国家都有各自的推广渠道和发布平台。艺术院线是较为常见的专门机构之一。而与美术馆进行协作也渐渐成为一种更加有效的方式:纽约的影像博物馆(Museum of the Moving Image)就在今年4月举行了台湾导演蔡明亮作品的专题展,用博物馆的眼光和策展补充了影院的语境,也将艺术电影带给更多观众。
 或许,独立电影在今天的遭遇也只是进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人们对陌生事物的排斥与否定也是独立电影发展过程中的瓶颈之一。在《没有电影的电影节》一片中,影像展主办者和电影基金创始人栗宪庭对着镜头聊到自己过往的经历:80年代时抽象艺术曾经一度被视为禁忌,后来大家才慢慢接受;之后当代艺术又成了禁忌,可现在也都为人所熟悉了。说起未来的计划,钱盈表示接下来的6个月将带着这些中国独立电影在北美进行巡展。而在宋庄,第12届北京独立影像展开幕在即。

评论:

  • 景文星 6小时前 :

    3.8 太久没看了 对刀剑的印象停留在邮寄爱丽丝那里🤔第一季基本上忘光了 但感觉和第一季有点不一样?亚斯娜和桐人都变幼了 所以这是if线吗

  • 进华池 9小时前 :

    看之前刷豆瓣:都在尬夸谢霆锋,我又不是不认识这个人,至于吗? 看完:卧槽小谢是真的帅,又疯批又帅!!!!!! 看之前:现在的香港电影还能拿7分以上? 看完:卧槽,值!!!!!!!!! 总之,“这个世界不是只有黑和白”的香港电影,太久违了……

  • 板晨萱 0小时前 :

    小说进击篇吃书一次,剧场版再吃一次,不愧是传说中的“吃书篇”。狗头人表示,正因为吃的渣都不剩了,所以才有这史诗级的加强……PS:水濑祈加戏多的就宛如吃书吃剩的渣那么离谱……

  • 梁丘春柔 5小时前 :

    香港警匪片一直在强调一种特区派和原港派之间分裂又团结的局面 从《寒战》等电影都没放弃这种团结的可能性 但现在红黑各走其路 团结已经不再可能 但黑派所采取的暴力激进措施亦不可取 所以最后是演化为恐怖分子 包围钟楼顶替代性的自由女神像 然而结局必然是一并倒塌 甄子丹不回头 红方会坚定的走下去 再无旧情和团结可言了

  • 箕新觉 7小时前 :

    像我一样很少重温看过的老番的人来说——非得要说一个优点的话——在这部影片胜在回忆,能看到很多年前曾让人觉得很有未来感的SAO世界,能看到一个多少有点陌生但形象更加饱满、剧情更加自洽的亚丝娜,能看到曾经的蓝衣桐人和亚丝娜的最初的相遇。总的来说,中规中矩,更多的是补充,好歹换了亚丝娜的视角增添了一份陌生感,否则就要变成一部加点新东西凑成的总集篇了。本作可看作是为了衔接有更多新剧情的下一部剧场版(黯淡黄昏的谐谑曲)、顺便多收割一波情怀的过渡之作。

  • 枫桂 7小时前 :

    (7)张崇邦才应该去坐牢。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不管谁给你做了什么保证,stick to rules是第一准则,不管谁随便僭越平步青云,你是你,耶稣不保你,自保为上。

  • 那千柔 8小时前 :

    【剧透注意】 新宿バルト9的舞台挨拶。亚丝娜扯掉披风的镜头帅爆了!节奏也还行,就是感觉正到高潮的时候就截然而止了有点遗憾…可能是因为时长有点短吧,97分钟,带着2小时的预期看的,看之前以为是原创的新故事…没想到也是小说改编,下一部2022年上映。这次因为是以亚丝娜为视角展开的,所有找了个女监督第一次监督刀剑神域,感觉刻亚丝娜的「人間性」刻画的还是蛮成功的…松岡的现场还是很燃…不过我有点get√不到笑点。

  • 贤成 5小时前 :

    四颗星星给亚丝娜 也算是填坑吧 当前传来看

  • 生怀莲 7小时前 :

    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出现了男人就一脚踹开闺蜜的故事。

  • 豆清秋 8小时前 :

    略失望,动作戏很不错很带感,但是逻辑和情感实在生硬。首先,一开始把坏人打死就很没必要,口供也有了人质也能救到了,还非得为了挑衅而挑衅,不然后面没办法误杀,问题是连误杀都很莫名,六个人拉不开一张嘴?没有别的办法?全片的初始动机就不太有力。其次师徒情,兄弟情也让人很难代入。师父的人物立得很完整,徒弟的就明显交代不够。五兄弟里除了老大不用说,还有就是太子因为太弱而比较有存在感,其他三人,除了做工具人,他们的性格?情感?特点?完全不知道。五个人的绑定情感就让人磕不起来,最后一个个地死去也没有给人什么情感冲击。第三中间有一度节奏慢得没有必要,那段众人敬礼救邦主简直是尬到脚趾扣地,邦主讲了一番深情道理也很生硬,太鸡汤了。结尾的死前对看配上音乐还是很有触动,徒弟的反问也很令人唏嘘,冲这个结尾多给一颗星。

  • 申玟丽 7小时前 :

    一善一恶来到教堂进行最后的PK,

  • 税梅英 2小时前 :

    一善一恶来到教堂进行最后的PK,

  • 锦涵 2小时前 :

    是港片,是货真价实的港片,是拳拳到肉实打实真身上阵的港片,是我爱过的尽皆过火尽是癫狂的港片。不是追龙,不是反贪,不是拆弹,那种夹杂着工业酒精的假酒,而是真正的港片!可惜真的很难再有了。看着最后导演的背影觉得无比唏嘘,忘记愤怒也没有火的那些人,你们还记得港片是什么样子的吗?虽然剧情也有不少bug,但光凭谢霆锋的角色完整度,就可以选择忽略。他完全符合我对反派的所有期待,说是港版小丑都不为过(是的,黑暗骑士那个)。20年前坐在天河体育场,年幼且不追星的我,完全无法理解为何坐我后面的两个女生,明明坐在山顶,他也肯定听不到,也要疯狂大喊“霆锋!”大半个小时。今晚看完怒火,我终于懂了。别做菜了,回来拍戏吧,香港电影还有救的啊。

  • 锐虹雨 4小时前 :

    还记得熬夜追番的时光,那时候学业繁忙,依旧偷时间去追

  • 箕小枫 5小时前 :

    从主题上来说,应该让刚敖(谢霆锋)成为主角,怒火才能成立,好比刘德华之于《拆弹2》,可惜刚敖没有失忆、没有悔改,他意识清醒,仇恨、愤怒、刚傲至最后一刻。

  • 晨震 8小时前 :

    重情重义,缺乏细节支持的标准动作片。

  • 暴冰洁 5小时前 :

    邱礼涛、王晶、郑保瑞,也许还可算上刘浩良,这次又轮到了陈木胜,香港一线大咖电影导演开始前仆后继地借警匪片的躯壳来对社会情势展开表达。即便是巧合也不是无因的巧合,谢霆锋演了一个加强版的潘乘风,被警队用过即弃,遂成恐怖分子。而整个电影看上去就像是加强版拆弹专家2。警察形象要丰富很多,中间派、大反派、大正派。资本家是无良恶棍形象。动作场面不再是B级趣味,全面升级为最高档次港式风格。典型的如甄子丹与林国斌(林生宝刀未老)的对战戏,巧妙利用空间、道具,全面发挥武打演员身体-动作的表达能量,把握最精准的剪辑点,最终打造出目前依然可以位列全球顶级水准的动作场面。甄子丹组合和谢霆锋组合结尾在香港街头的高潮对战戏真是看得感慨万千,无语凝滞,这对应的是啥懂的自然懂。陈木胜生平最佳发挥。谢霆锋迄今最佳发挥。

  • 蓬平露 2小时前 :

    又过了十七年,经历过那场动荡之后,我们在大荧幕上看到的港产警匪片彻彻底底颠覆了从前……

  • 树成 5小时前 :

    略北京腔的配音有点拉垮,但还是熟悉的港片味道,现在真的已经越来越少了,谢霆锋演技也是max,比相对木讷的甄子丹要好的多。甄最后的不屑,也没有觉得有多高大上,只是自比清高的置身事外罢了。

  • 柏婧 6小时前 :

    “这虽然是游戏,但也不是闹着玩的。”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