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介绍

  如果说《想当年》是费里尼对少年时代的回忆,《八部半》是对他中年创作危机的记载,《罗马》是对他所爱的城市的礼赞,那么本片就是他对Cinecitta电影厂的颂歌。
  影片将回忆、嘲讽、自省、幻想等元素融合在一起,让我们见识了镜头前后的各种人物。影片高潮是《甜蜜的生活》的重映把片中主角重新聚集一堂,颇有一点大师主掌央视《同一首歌》的味道。
  第40届戛纳电影节(1987)  40周年奖  费德里科·费里尼
  第13届凯撒奖(1988)  凯撒奖-最佳外国电影(提名)  费德里科·费里尼

评论:

  • 泽辰 9小时前 :

    人类的痛苦并不相通。

  • 郁运 2小时前 :

    万湖会议中的艾希曼真的是“尽职尽责”,非常完美地完成自己的工作,真就是“恶的庸常化”。

  • 祁皮皮 6小时前 :

    很高效的一次会议……拍的也很好,各方的立场、逻辑都很清楚

  • 白逸美 3小时前 :

    台词字字泣血。1100万条人命只是工作量只是负担,偶尔闪现的看似人性的关怀只是基于自己利益考量的伪善和邪恶。毛骨悚然,似曾相识。

  • 梅敏 2小时前 :

    蜡笔小新x神笔马良,今天也是喜欢娜娜子姐姐的一天哦

  • 苦英楠 0小时前 :

    没有一个屠杀画面,但是却感到血腥。没有一丝恐怖情节,但是却后背发凉。

  • 贸雨安 4小时前 :

    这部真的不算好,人物都跟有什么大病一样。。。怀念之前的剧场版

  • 翠红豆 4小时前 :

    仿佛是纪录片,结合了纪录片的写实,但比纪录片更好,将那份历经坎坷重见天日的《万湖会议纪要》以活生生的样子体现出来

  • 静锦 2小时前 :

    人会被一个为了击中靶心不择手段的系统里的政客和军官当原木来讨论、处理和清零。

  • 芒睿达 2小时前 :

    一场会议因为议定了残忍的方案而臭名昭著。会议上的人员政见不同、派别不同、思路不同,但最终都主动地或非主动地达成了对犹太人处置的共识。只是因为参会人员众多、以及对他们的身份不熟悉,因此对他们所说的所做的还不是很清晰地了解,需要二刷三刷才行。但就一次会议而言,因为会议内容吸引人,所以拍出来还是有人喜欢看的。

  • 欧依白 9小时前 :

    可惜藤原启治已经去世了…台版配音的蒋笃慧也不在了…剧情其实跟以往都差不多的水平啦,但是又有什么关系呢,野原一家,春日部防卫队,双叶幼稚园…每年都会期待一部剧场版…

  • 赏涵涵 1小时前 :

    主办方其实早就已经计划好灭绝犹太人的一系列具体措施了,但要在各路高官面前争取全员通过。室内剧,全场对白,看着真累,结尾演职员字幕无声滑过,大屠杀即将开始。

  • 益修明 8小时前 :

    “我也用蜡笔救下了妈妈,优马的妈妈没事真是太好了。”

  • 郁轩 9小时前 :

    看了一场平淡的现场会议,讨论的却是如何屠杀一千多万犹太人,从组织、运输、人种区分、处决方式,平常得像讨论如何省时省力将北方的白菜运到南方。

  • 雪栀 9小时前 :

    有一瞬间我觉得这个故事可以换成另一件事

  • 铁锦程 9小时前 :

    看一群魔鬼开会 严谨而细致地讨论如何高效有序地残杀1100万犹太人。

  • 澹台尔蝶 1小时前 :

    对外战争和对内种族战争是国家的一体两面。国家不允许吃了饭不干活的人存在。这就是纳粹牲口意识形态下塑造的爱国精神

  • 铭宇 2小时前 :

    看到一半时候想的就这样开会开完整部电影么?果然就是这样…

  • 桂初 7小时前 :

    那个时代背景下,德国人的逻辑和理性是如何磨灭掉感情和人性呢?会议上只有那个看起来缺少男子气概的副秘书长多少有些人性,可是他也因为这一点被人取笑。不同种族的人肯定会有矛盾,但,是什么让原本一个种族的人分散到别的种族呢?难道这不是人类该反省的吗?同一个种族的人就相安无事吗?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共同生活在一起都有可能建立亲情,那在一个国家共同生活的不同民族的人难道建立不起来同胞之情吗?国家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是一个民族一种信仰吗?觉得自己的民族是天之骄子?民族优越感是如何产生的?

  • 甄涵蓄 8小时前 :

    第一次在大银幕上看新酱~~我觉得比去年的新婚旅行好看,几个配角都很出彩,不理不理左卫门这次挑大梁了,还有娜娜子买家秀……

加载中...

Copyright © 2015-2023 All Rights Reserved